首页 三农资讯 行业信息 处站动态 农牧推广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企业之窗 农资购销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三农资讯 >> 浏览文章

“喜迎省十四次党代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振兴主题采访专题报道

2022年05月13日 甘肃三农在线 snzx 字体:

“四个坚持”助力舟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央组织部定点帮扶舟曲县综述

 2021年以来,中组部驻舟曲帮扶工作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讲话和深化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四个坚持”为抓手,立足舟曲县情实际,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助力舟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为核,持续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

2021年年以来,指导舟曲县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抓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筑牢乡村振兴基础。指导该县制定《舟曲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方案》《舟曲县农村党建规范提升工作方案》等,夯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策基础。指导该县完成212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工作,90.1%的村(社区)完成“一肩挑”。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配备坚强骨干力量。指导健全完善“党组织+网格”管理体系,建立551个网格、314个党小组,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五无甘南·美丽舟曲”建设、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网格”管理效能。坚持以点带面抓推进,指导确定42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提升改造18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继续巩固“党建+”模式,带动全县“1+6”产业多点开花。

坚持产业振兴为先,有效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协调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专家组为该县产业发展问症把脉,制定完善《舟曲县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成立产业振兴和科技帮扶工作专班,确定“一特三高四小”和“1+6”产业发展路径。深度挖掘农业“产品供给、文化体验、生态涵养、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创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多重价值,邀请文旅专家就白龙江百里风情线打造、拉尕山4A风景区提质升级做规划出设计,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标杆村和全域旅游专业村建设水平,促进农旅融合转型升级。2021年来县旅游人员219.3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0.2%、183.1%。

坚持改善民生为本,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起步开局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紧盯群众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协调多方合力为民排忧解难。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作用,持续加强“组团式”教育帮扶力度,协调天津市对舟曲一中选派优秀管理团队,增派7名相关学科骨干教师、5名支教研究生,实现9门高考学科全覆盖,2021年高考录取率比上年提升9.32%。协调舟曲职专与天津市和平区相关职专学校结对共建,协调天津市选派1名校长、2名副校长和2名紧缺学科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协调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选派院长、副院长2名管理人员和4名重点建设科室学科带头人组成管理团队和骨干医生,对县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对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县中藏医院各选派2名急需紧缺学科骨干医生。同时,配合做好全县避险搬迁移民7批次850户3495人,协助加强迁入地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群众防灾应急能力培训等工作。

坚持试点示范为要,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动

以杰迪村作为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舟曲样板”,选派组内成员担任村第一书记,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社会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试点突破、示范带动,助推舟曲乡村振兴。建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对杰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改造;协调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与杰迪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成立“文旅联合体”党建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强强联合。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更好发挥“试验田”作用。协调央企资源对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规划打造,满足休闲旅游人群康养需求,将乡村医生纳入健康乡村公益项目培训范围。协调公益基金会对村幼儿园进行规范化改造提升,打造“一村一园”标准化乡村示范点。协调资源设计打造乡村振兴大讲堂和乡村记忆馆,让老百姓收获知识、留下乡愁。深化乡村治理模式,不断强化“十户联防”和“网格化”管理常态机制,在疫情防控、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作用明显,在基层治理中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凝聚巾帼力量   助推漳县发展

——全国妇联2021年定点帮扶漳县综述

 2021年以来,全国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举全会之力、助漳县发展”为己任,坚持扶持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帮扶力量不撤,继续加大帮扶力度,持续助推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提高站位强组织,积极衔接谋发展。全国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帮扶力度,推动帮扶措施落地生根。全国妇联领导沈跃跃、夏杰、杜芮先后赴漳县调研,与漳县干部群众共谋发展,为漳县乡村振兴指思路、出点子、提建议。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赵雯热情接见“少年儿童心向党”漳县女童北京研学团并参加活动。先后选派一名处长和一名科级干部继续到漳县挂职帮扶。漳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专程赴全国妇联对接,面对面汇报定点帮扶工作。

二、引进项目促增收,落实帮扶齐发力。今年以来,全国妇联共落实帮扶和引进资金11139.07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9个。其中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88.75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3个;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0750.32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6个。协调引进资金1亿元,建设年产能1000万袋食用菌菌种菌棒生产培养线一条。先后落实资金31.5万元,专项用于各级各类干部群众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累计培训350余人。帮助销售农特产品319万元,推动漳县农特产品“落户”北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向漳县协调捐赠价值31.2万元的防疫物资。  

---加大宣传造氛围,丰富生活增信心。全国妇联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持续加大对漳县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举办“寻美家乡”公益夏令营活动、协调中华女子学院师生赴漳县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极大丰富了漳少年儿童的假期生活。帮扶挂职干部发挥文化帮扶作用和自身专业特长,撰写《云中漳县等你来》《漳县组工干部之歌》等歌曲。协调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率《大手牵小手》栏目组在漳县勘察拍摄场地,在更高层面把漳县秀美山川和美好人文景观展现在观众面前。

 

光伏点亮“零碳乡村”  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能源局引进公司帮扶通渭县孟河村综述

 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决策部署,注重发挥部门职能和行业优势,挖掘帮扶资源、增强帮扶实效,在通渭县平襄镇孟河村引进浙江正泰安能公司,以“零碳乡村”为目标,以光伏项目为依托,带动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包括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光储充一体化停车棚三部分,光伏总装机1507千瓦,总投资700万元。

集中式光伏电站持续壮大集体经济。由浙江正泰安能公司无偿捐建,采用集中联建、农光互补模式在孟河村建设装机150千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一座,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光伏电站采用全额上网模式,通过一回0.4千伏接入专用变压器低压侧,升压至10千伏输电线路,实现并网。电站总投资约100万元,采取“村委会+农户”的运作机制,雇佣有关群众负责运维,每年产生发电收益约7万元(按标杆电价计算),资产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形成村集体经济。

分布式光伏电站深度开发闲置资源。项目分为两类,第一类利用农户屋顶或庭院建设,累计签约建成100户、装机1121千瓦。庭院式户用分布式电站离地高度在2.5-4米左右,进深4-6米,且不占用耕地。第二类利用公共建筑屋顶安装,建设装机212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由浙江正泰公司投资建设,并提供全周期综合能源服务。农户和村集体无需投入任何资金,且不承担建设运营期的任何风险,以租金形式享受固定收益(20元/年·块光伏板,约500-1000元/年·户)。光伏发电采用“全额上网”模式,收益归浙江正泰所有。20年合同期满后,电站免费移交给农户或村集体,继续发挥效益。

一体化光伏电站实现自用并网联营。利用孟河村村民广场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停车棚,装机规模24千瓦,占地面积140平方米,配套建设7千瓦汽车充电桩2台,3.5千瓦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台,5kW/6.5kWh光储系统1套。该项目由浙江正泰投资建设,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接入电网。日间有光照时,光伏系统发电优先供给充电桩,剩余部分转给蓄电池充电,充满后再上网供给市电,光伏和储能不足时市电作为补充能源。夜间谷电期间由市电给蓄电池充电,并由市电给充电桩供电。

市场化运行机制不断释放“阳光红利”。除无偿捐赠的15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外,户用分布式电站和光储充一体化停车棚均为正泰安能公司结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精心打造的新能源带动乡村振兴新模式,在西北地区可大面积复制推广,具备市场竞争力。该项目每年可发绿电约250万度,前20年每年为孟河村群众增加收入12.5万元,25年可增收570多万,让孟河村源源不断释放“阳光红利”。

商业化创设模式引导激发农户参与。孟河村户用分布式电站,在无需政府补贴和农户投资的情况下,每年为农户增收500-1000元,是光伏帮扶创新模式。在实际运行中还可采用农户全额投资建设、政府贴息等模式,设计不同帮扶力度的商业模式,实现对脱贫户和边缘户的“精准帮扶”。项目建成后,光伏电站由正泰公司远程监控,雇佣本地人员日常巡检。

社会化综合服务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近年来,我国把电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的基础项目大力推进。项目年发电量相当于目前孟河村年用电量的3-4倍,25年内可节约标准煤7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44吨,实现孟河村碳中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零碳乡村”。停车棚以0.1元/度的价格为村民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以0.5元/每4小时的价格为村民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降低用电成本,提升生活水平。

 

发挥金融优势  助力会宁发展

——中投公司定点帮扶会宁县综述

 2021年,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帮扶工作规划先行,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探索实践“融资+融智”模式,聚焦重点产业、医疗教育、生态造林、红色文旅、党建等领域,助力会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金融工具一:“中投公司—会宁县防返贫综合险”。投入490万元设立“中投公司-会宁县防返贫综合险”,为全县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共3.99万户17.35万人购买保险,总保额超过28个亿。“防返贫综合保险”是中投公司为会宁县量身定制的“爱心保险”,保障范围广,罹患疾病、感染传染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4大类12小类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成为继政府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商业保险和民政救助后的第五道防线,助力会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金融工具二:玉米、牛饲料“保险+期货”。投入帮扶资金300万元,探索实践以玉米、牛饲料为标的的“保险+期货”帮扶项目,通过双向创新方案设计,惠及13个乡镇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9072户3.6万人,为9.32余万亩3.5万吨玉米以及5个乡镇1407户5628人,为7035头牛的饲草料保“价”护航。

金融工具三:生猪“场外期权”。申万宏源与企业达成挂钩生猪期货的亚式看跌期权,并向企业减免大部分期权费,共涉及名义本金143万元。企业与丁家沟镇签订的含权贸易合同,为丁家沟镇梁庄村村民养殖的共1839头生猪提供保底价收购,保障村民利润。

金融工具四:申万宏源甘肃会宁产业发展专项计划。中投公司系统企业整合党费4020万元,设立“申万宏源甘肃会宁产业发展专项计划”,与中央、省市党费按比例注入284个行政村的党群创业互助基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活水,为每个村集体每年带来1.2万元的稳定收益。


藜麦变“现”,产业成“链”,山川出“金”

——中国石化帮扶东乡县构建藜麦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示精神,打造藜麦“育、产、加、销、研”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为东乡县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引育好品种,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研发选育国内首个藜麦品种“陇藜一号”,最高亩产达300千克。投入140万元,建成首座正规化藜麦科研育种基地,将300余份稀缺种子样品培育出18个藜麦品种。

培育好主体,构建产业发展新“雁阵”。投入661万元,购买发放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组织10个乡镇5964户共种植藜麦2万余亩,其中盘活“撂荒地”971亩;投入56.6万元购买农业保险。帮助坪庄乡罗家村创建股份制经济合作社,85户村民以574亩土地作为经营权入股。

打造好引擎,占领产业发展新高地。2019年,投入574.6万元援建东华胜藜麦加工厂。今年4月,投资1.22亿元开工建设藜麦加工产业园。

依托好渠道,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以高于市场价一倍的价格收购东乡藜麦1190余吨,种植户亩均纯收入提升至2560元;打造“陇谷传说”东乡藜品牌,销售藜麦新产品。

培训好技术,凝聚产业发展新动能。组织农科院专家普及藜麦种植方法,全年开办培训20班次。红崖村退休老支书发动7户脱贫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66户种植藜麦。

溢价保收,规模化种植带动全面增收。3年来,溢价收购3.6万余亩原粮,帮助2.8万名群众增收。创建东乡县第一家村集体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全体社员每人均有分红。

共建园区,标准化生产培育接续力量。东华胜藜麦加工厂和新建产业园的投用,解决128名群众就业问题,嵌入产业链发展受益近万人。打造种植示范地3块,培育藜麦产业强村10个。今年培训藜麦种植户4125人次,培养致富带头人19名。

消费帮扶,品牌化销售助推持续发展。培育2家深加工企业,助销藜麦酸奶等副产品1717万元。将藜麦纳入“河州味道·东乡美食”推广,助推美食产业。


发挥中建集团“全产业链”优势 绘就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中建集团定点帮扶康乐县综述

 中建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定点帮扶工作部署安排,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保持定点帮扶工作力度、深度和广度,在帮扶资金、农产品采购等方面投入保持较大增长,持续打好产业、就业、教育、消费和党建帮扶“组合拳”,并进一步发挥集团“规划、设计、建造、运营”全产业链优势,为帮扶县做好乡村振兴村庄规划,推动规划落地实施,助力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

为91个村庄编制乡村振兴村庄规划。中建集团充分发挥自身规划设计优势,组织旗下7家设计院尽锐出战,108名规划师驻村、驻镇,帮助康乐县91个村庄编制乡村振兴村庄规划。规划设计团队时刻心系群众关切问题,入户走访群众300多名,发放调查问卷1500余份,组织31场规划宣讲会,发放1200余份村民手册,广泛征集意见800余条,组织内部研讨会9次,并注重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将农耕文化、花儿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嵌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风貌改造提升、乡村旅游景观打造等工作中,为91个村庄编制出可持续、功能强、特色浓、宜实施的乡村振兴村庄规划。

因地制宜助力产业规划落地实施。中建集团积极推动规划方案落地实施,逐步将蓝图变为现实。康乐县八松乡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发展生态旅游是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中建集团以村庄规划方案为指引,全力支持旅游产业落地实施,先后投入2900余万元,编制《康乐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康乐县城关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临夏花儿”精品民宿项目,建设生态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康乐县一期民宿组团项目,提升当地旅游吸引力和承载力,为群众脱贫致富注入源源动力。

三、以村庄规划指引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中建集团积极推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力争树立乡村振兴建设标杆,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何家沟村曾经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村,在中建集团的结对帮扶下,2019年204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出列,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今年,集团为何家沟村编制了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并组织中建二局编制完成何家沟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将创建工作细化为“十个一”目标进行部署实施。


多措并举寻初心  恪尽职守勇担当

——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定点帮扶陇西县综述

2021年以来,集团公司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帮扶领域、细化帮扶措施、优化帮扶方式,有序推动中央定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聚焦产业体系建设,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合理配置项目资金,落实帮扶资金1060万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等10个项目。按照“企业+合作社+脱贫户”“村集体经济+脱贫户”模式,打造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加大对产业的扶持,投入516万元建立了蔬菜初加工物流营销基地、中药材初加工基地、畜草加基地和农机合作社,提升了农副产品规模化生产和精深加工的能力,带动群众就业600余人次,帮助群众增收累计300万余元。

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央企责任担当不断彰显。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和直供直销的产销对接关系,采取“以购代销”“以买代帮”的方式,累计购买、代售陇西县“甘味”品牌特色农产品194.6万余元,增加了村级集体收益。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项培训工作,累计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基层干部和技术人才380人,提升了干部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积极开展“金秋圆梦”助学捐款和援建篮球场活动,以现场慰问和入户捐赠的方式,累计为5名准大学生发放捐款5.5万元,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诠释了央企的责任担当。

坚持规划示范引领,集团专业优势不断显现。依托先期探索完成巩昌镇河那坡村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思路,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围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巩昌镇《靛坪村旅游规划》、文峰镇《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乡村旅游规划》《渭北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桦林村乡村振兴-文旅产业专项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示范点。结合“厕所革命”开展装配式厕所研发工作,完成《快装模块化集成小型服务设施研发》课题立项调研工作。

编辑:韩凝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