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行业信息 处站动态 农牧推广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企业之窗 农资购销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行业信息 >> 浏览文章

康县迷坝乡“四部曲”奏响“党建+” 引领“三变”改革新乐章

2018年09月14日 甘肃三农在线 佚名 字体:


    近年来,康县迷坝乡以党的建设为统揽,以乡村振兴为重点,把“三变”改革与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建立功能性党支部、劳力、土地入股变股权“四部曲”, 全面吹响“党建+”引领“三变”改革集结号。
    一、盘活闲置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一是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将四方庄村闲置的5亩集体荒地建成了村级活动场所和“三变”产业孵化园厂房地基;二是对马莲咀村10亩集体土地覆土平整,建成了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三是流转姚山村贫困户承包土地5户20亩,通过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提高了资源到资产的转变效率和质量。
    二、推行企业经营,促进资金变股金。姚山、四方、马莲流域食用菌是传统优势产业,但多年来一直处于零星生产阶段,没有形成规模,究其主要原因是缺技术、少设备。为了培育群众脱贫致富产业,在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高效整合到村的产业扶贫资金,变撒胡椒面的扶贫为集中力量解决群众一家一户无法解决产业发展平台、设备,投资50多万元建成集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烘干、保鲜、电商销售为一体的“三变”改革食用菌产业孵化园,并将孵化园分别按40%、30%、30%的股份移交姚山、四方村、马莲3个村,变成3村村级固定资产,实现资金变股金、股金变产业扶持的有利转变。
    三、转变发展模式,帮助农民变股民。孵化园所属的3个专业合作社与当地的贫困户签订食用菌栽培合同,由专业合作社将培养成功的香菇袋,按政府每棒补贴2元,农户每棒自筹资金2元,提供贫困户经营管理,按照定单产业模式,专业合作社全程提供技术指导,采收后保底价回收,香菇销售后的利润除去管理费全归贫困户所有。在食用菌生产装袋期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直接参与食用菌产业扶贫孵化园的生产经营,除了基本的务工收入处,装袋营利收入,按2%给劳力入股贫困户分红,同时,马莲、四方、姚山三村公路沿线、没有劳力的群众将平整的土地入股给香菇种植户,搭建大棚生产香菇,通过土地和劳务入股,带动3村贫困户35户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四、创功能型支部,筑牢党建领“三变”。产业孵化园村按“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电商”的模式,成立了迷坝乡“三变”改革食用菌产业孵化园党支部,党支部成员为入股到产业孵化园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贫困户及三个村部分村干部,党支部负责产业孵化园管理运营,协调组织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具体生产任务,目前已顺利完成12万袋生产量。孵化园每袋收取0.2元管理费,并将其按比例分给三村转化为村集体经济积累。同时,建成的保鲜库,可以保鲜香菇、天麻、板栗等鲜活农产业,收取管理费,用于日常管理,设备维修等,即保证孵化园运转维护,又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预计姚山、四方今年均创收2万元的集体经济积累。(康县产业扶贫督导工作队 供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