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积极探索耕地休耕试点工作推广方法
耕地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也是推进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探索。2017年,永靖县被列为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县以来,作为深化农业供给结构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省上批复的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效。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为确保耕地休耕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永靖县严格落实行政、技术部门责任制,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实施和监管;成立以省耕地质量建设管理总站、省农科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单位,省、州、县有关专家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建立起组织机构健全、职责任务明确、各单位通力协作的休耕试点工作机制,有力推进了各项措施、任务落实到位。
创新方式建体系
休耕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永靖县根据休耕政策要求和耕地质量现状,在新寺、坪沟2个干旱山区乡镇的7个村、18个社,规划完成休耕试点面积10000亩,实际完成10049亩。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采取政府部门监管、村委会流转土地、合作组织实施、农户自愿参与的方式,开展休耕试点工作;土地流转地块严格按照全县第二轮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县域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等成果确定,并对休耕地块、面积、补助金额等以村为单位进行了分户造册、张榜公示,做到公开公正;严格实行合同管理制,农牧部门与乡镇、乡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合作社签订休耕试点合同,一年签订、三年不变,明确权利义务、职责任务,保障休耕试点工作依法依规、规范有序开展。
强化科技保质量
永靖县始终把提升科技应用水平作为试点工作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抓到位,推广应用不同的技术模式,选用种植适宜的优良绿肥品种,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力度,提升休耕耕地质量。2017年,建立耕地质量固定监测点10个、固定对照监测点10个,采集土壤养分检测样品23份,容重检测样品150份,水分检测样品50份,挖深1米的土壤剖面结构观察坑10个;完成不同绿肥品种、不同休耕模式对比等试验3项、面积9亩。
狠抓督查促落实
为完成休耕试点工作任务,永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试点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不定点,对物资保障、技术服务、任务落实等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调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同时,由永靖县农牧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验收组,按照种植密度不低于100株/平米的标准,对休耕地绿肥种植进行了逐地块验收,建立管理台帐、搜集音像资料。经验收,全县绿肥种植不合格地块面积2584亩,对验收不合格地块采取限期补种措施,复验合格后立即深耕还田,对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兑现补助资金。
加大培训提技能
永靖县通过举办培训班、观摩活动等方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休耕政策和重要意义,不断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同时,采取省州专家巡回技术指导、县上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指导的方式,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把休耕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已累计培训农民1000人次,召开休耕工作促进会3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份。
探索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让多年耕种的土地闲下来,采取休耕措施提升耕地质量倍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县到村、农业经营主体到农户深入研究休耕政策,因地制宜采取休耕措施,建立了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村委会流转土地、合作组织具体实施、农户自愿参与,分级负责、齐抓共管、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为休耕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今年下达的1万亩休耕试点任务,由3个新型经营主体采取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实施,示范点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有利于监管指导,也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探索推广了实用的技术模式
在试点地块,采用综合培肥地力的方法,按照增施有机肥农家肥种植绿肥杀青还田深翻晒垡旋耕保墒翌年再种植绿肥流程,分年度进行休耕。休耕第一年增施根瘤菌,每年增施有机肥,并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种植豌豆,盛花期全量深耕翻压还田,充分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改善土壤物理和养分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做到休耕、治理、培肥同步推进,形成了"休治培三融合"休耕模式。
探索采取了有力的监管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土地确权成果确定了休耕地块面积、四至信息,全部实现上星上图,休耕地块、面积一目了然。二是休耕成效数字监管,科学布置监测网点,长期定点跟踪耕地质量变化。三是休耕地块补助资金,以耕地地力分类制定补助标准、督查验收结果分批拨付补助资金、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物化补助的方式补助,符合政策要求,受到群众认可,对全面落实试点任务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