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发展电子商务 助推产业扶贫
近年来,岷县积极依托生态、产业等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功能支撑,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行业渗透融合,电子商务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培育出了岷府人家、琪祥阁、聚和泰、甘农哥四家天猫店;以小吴滋补、当归人家、百信源为主的淘宝店368家,其中贫困村152个;以送果来为主的微店524个;以梦馨网络科技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69家。全县网购金额达到1.06亿元,网上销售中药材2200吨,占全县中药材总产量的2.5%,电子商务销售总额达1.55亿元,带动电商从业6850余人。其中带动贫困群众4150人,人均年可增收600元以上,有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根据阿里巴巴研究院公布的县级网商指数,2017年岷县网商指数位居全省县级第二。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电商发展。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商务、发改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全县电商扶贫工作。二是政策保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网络及电子商务工程支持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保障和助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三是资金保障。2015年开始,陆续争取到国家及省级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2157万元,重点扶持全县电子商务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电商人才培训、物流配送等;县上将占地8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米的原交警大队办公大楼无偿划拨,用于电子商务县级公共服务中心;为龙头电商企业甘肃祺祥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出让土地15.54亩,用于其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实现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配套县电信公司200万元用于快带网络进村工程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电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不断夯实基础,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了一个县级公共服务中心、18个乡级服务站、286个村级服务点,占全县359个行政村的80%。通过培训及培育孵化,鼓励和引导本村未就业大学生和返乡青年负责村级服务点运营,积极推广“一村一店”模式,实现“一网多用、一店多用”,提供代买代卖、代收发货、农产品收集、操作指导、充值缴费等电商便民服务,实现了“六帮”(帮你买、帮你卖、帮你提、帮你办、帮你赚、帮你贷)目标。同时,高标准完成了申都、十里、西寨等7个电商扶贫示范乡镇,甘寨、吊沟、曙光等30电商扶贫试点村工作,为深入开展电商扶贫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17年村级服务点共实现网购2467万元,电子商务销售额3240万元,其中贫困村销售额1250万元。
三、多方协调联动,物流体系进展顺利。维修改造1200平米的县级物流分拨中心,按照实际,多次组织物流快递企业召开座谈会,研究制定了“1+N”的工作模式,由邮政公司牵头、其他民营快递配合,并与签订合作协议,共同降低资费,搭建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协商约定,除顺丰外,寄递费均能达到5+3元/公斤,县城到村的快递包裹均能实现2天到达。2017年,全县邮件进口达256.5万件,出口达150万件。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电商发展能力。多渠道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培训和指导,开展电商扶贫的系统培训和专项培训,整合组织部、团委、妇联、商务、扶贫、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针对不同阶层开展了一系列电子商务专题培训活动。累计举办各类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班26期,培训6000多人(次),其中贫困户1600人(次),有力地提升了广大群众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创业增收的意识和能力。
五、城乡结对帮扶,强力推动电商工作。2017年9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县电子商务助推精准扶贫“联帮带”活动实施方案》,“联帮带”实施方案围绕《甘肃省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标准》要求,按照“四有”(有场地、有运营人员、有网店、有服务台账)建设标准,通过开展“四联(电商企业联系乡镇、乡站联系村点、村点联系贫困户、合作社联系贫困户)”、“四帮(帮扶乡村两级服务站点运营、帮群众代购、帮群众代销、帮群众开店)”、“四带(带动乡村两级服务站点运营、带动就业创业、带动群众增收、带动产业发展)”活动,促使农村网购网销快速发展,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农产品商品化率、乡村两级服务站点运营水平、贫困户收入大幅提高,实现“村村有电商、户户有网购”的目标,为全县电子商务乡村两级服务站点运营水平提高及电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服务中心入驻电商企业共联系贫困户2000多户,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六、全方位宣传,营造良好电商发展氛围。利用网站、报刊、电视、微媒等方式加强对全县电子商务工作的宣传,在城区及乡镇主要路段竖立和张贴发展电子商务宣传牌15个。宣传部门大力挖掘电商创业典型事例,在省、市、县电视台和报刊对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县电视台制作了电商风采专访;建成了内容丰富,设计新颖的“药香岷县”微信公众平台,平台分3大板块和13个小板块对岷县县情、特色产品、电商发展等进行了宣传推介;编印了5000册《岷县电商》书籍,从店铺简介、草根电商创业故事出发,生动的展现了全县大众网商创业的浪潮;设计制作了“物华天宝 药香岷县”微短片,短片从岷县简介、岷县四季、舌尖岷州、特色资源、美丽乡村、电子商务、电商风采七大板块介绍岷县,2017年浏览量达到12.71万次,对投资者和消费者认识岷县,认可岷县特色产品发挥了良好的宣传推介作用。
七、典型宣传引领,促进大众参与电商创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毅然选择从事电子商务创业,涌现出一批“草根电商”,有下岗待业人员、普通城镇居民、务工返乡青年、刚迈入社会的大中专毕业生,有的甚至只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但是这些勤奋的“草根”人士,在全省发展电子商务良好氛围的感召带动下,在全县创业政策的有力支持帮扶下,迈出了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第一步,并成为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的排头兵。2017年,岷县当归人家、百信源两家网店被评为全省优秀网店;李文君、於军强被推荐为县人大代表;李爱军、陈红红被推荐为市人大代表;郝爱国被推荐为省人大代表。
八、创新“三种模式”,助力精准脱贫。一是扶持贫困群众开办网店。充分发挥行业典型的带动作用,对有意愿、有能力开办网店的贫困群众,让其入驻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实行电商创业“五个一”扶持工程,帮助贫困家庭“通上一条宽带、配置一台电脑、开办一个网店、打造一村一品、增加一份收入”;二是组建电商扶贫专业合作社。通过政策引导,实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线上线上深度融合发展,吸纳贫困户入社,逐步实现种植、加工、电商平台销售、贫困户分红的一体化运营模式;三是帮助贫困户成为网货供应商。探索“网店+合作社+贫困户”网货供应方式,拓展销售渠道。贫困村群众通过参加合作社,得到合作社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农资资助,所产的农产品由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各村级电商服务点及电商通过合作社这一统一供货平台,将当归等中药材及土蜂蜜、土鸡蛋等农产品进行网上销售。截至2017年底,共带动新开网店26个,销售额达119.4万元,购进86.35万元。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