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带贫现场推进会在会宁县召开
根据甘肃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7月15日,省农牧厅在会宁县召开“全省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带贫现场推进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产业扶贫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总结交流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研究部署推进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工作,对按期完成贫困村特色产业合作社全覆盖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
省农牧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旺泽,白银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旭晨,省农牧厅副厅长阎奋民、妥建福、周邦贵、兽医局长杜永清、会宁县委书记王科健出席会议。妥建福主持会议。
15日上午,会议代表现场观摩了会宁县应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红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千亩良种繁育基地全程机械化作业及统防统治现场演练,袁家坪村蔬菜产业园,文兵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及社会化服务情况。
下午召开的“全省贫困村农民合作社扶贫带贫现场推进会”上,张旭晨致欢迎词,周邦贵对全省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全覆盖工作进展情况作了通报,省农牧厅总经济师梁仲科安排部署了“一户一策”产业到户扶贫工作。
李旺泽强调,全省产业扶贫庆阳现场推进会上,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由财政拿出2亿元对贫困村建设合作社进行集中扶持。用好用活用足扶持政策,依法加快贫困村合作社建设,推动到户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必须准确把握以下几方面政策要求。
坚持正确的建社方向,把合作社建在特色产业上,实现合作社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全覆盖。一要紧盯“一户一策”梳理出来的村组主导特色产业来建合作社。二要选好选准合作社带头能人,有了带头能人自然就会利用好好政策,把合作社办的红红火火。三要通过入股量化、稳定分红用好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四要规范化运营。新组建的合作社从一开始就要有健全完善的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社员账户,有完善的社内民主控制机制,制度健全、管理民主、产权归属清晰、财务社务管理公开透明。五要用好合作社补助资金。省级补助资金只是贫困村合作社建设的“药引子”,新建合作社的补助标准由县级政府确定,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村新建合作社组建、人员培训等启动工作,不能用于购买桌椅板凳等办公设备。
坚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带贫模式,尽快把贫困户“链接”到全产业链上来。产业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贫困人口精准受益、精准脱贫。新建合作社从筹建开始就要注意应用股份合作、订单收购、利润返还、生产托管等方式,精心打造利益联结机制:一要积极推动“股份合作”利益联结形式,发展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劳动力入股、农机装备入股等方式,发展不同形式的股份合作社,贫困户负赢不负亏,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两手并用的办法把贫困户联结到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二要创新机制,形成多种带贫模式。第一种模式,县乡政府要积极引导组织贫困户依托现有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养业,并采取订单收购的方式,以保底价签订收购订单,组织贫困户按照订单合同生产。当市场价低于订单价,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就以订单价保底收购;当市场价高于订单价,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随行就市以市场价收购。第二种模式,就是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适度流转土地,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第三种模式,以产业到户资金入股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坚持贫困户负赢不负亏原则,以不低于本金10%的收益进行保底分红。第四种模式,就是贫困户可以到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或优先进入产业园务工,以不低于务工人员平均薪酬挣取现金收入。第五种模式,就是将村集体和财政投入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户,按量化份额进行分红。三要发挥好到户产业扶贫资金,1000亿元特色产业工程贷款和500亿元收购资金贷款,探索扶持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建设种养业标准化、规模化基地或产业园。四要针对没能力、没劳力、无条件,但有改变愿望的贫困户试用“生产托管”的方式增加收入。各地建设合作社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尤其是要结合劳动力外出、发展生产能力弱的实际,引导贫困户将土地、牲畜委托给合作社代耕、代种、代养,把贫困户有效带动起来。
坚持同步推进“三变”改革,实现贫困户、合作社、村集体等多方共赢。这次贫困村新建合作社,要借助“三变”改革手段创新资源配置和经营方式,把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把沉睡的存量资源活起来,加速增大村集体和贫困户的资产性收益增量;坚持同步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用足用活用好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坚持深度贫困村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全覆盖,着力提升合作社产业发展和带贫能力;坚持贫困村合作社建设、改造、提升与产销衔接同步推进,千方百计对接龙头企业或市场。
会议还就有关产业扶贫精准到户到人任务与“一户一策”有效对接以及到户产业扶贫资金使用问题和7月26日在兰州榆中县定远镇举办2018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暨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李旺泽强调,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产业扶贫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近期又出台了含金量很高的到户产业扶持政策和农民合作社支持政策,动用了大量的资源力量和“武器弹药”,可以说现在正是加快建设农民合作社、推动产业扶贫的大好时机。各地要瞄准到户产业扶持政策落地和一户一策精准对接,焦点不散,靶心不变,集中火力攻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8月底实现全省农民合作社全覆盖。
会上,会宁县委书记王科健围绕推进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和“一户一策”产业到户精准对接、宕昌县县长李建功围绕推进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工作以及武都区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定西市鑫源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成县鑫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临夏县南塬金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分别做了交流发言。
全省10个市州农牧(农业)局长、经管站长,58个贫困县分管县长(东乡县、宕昌县、通渭县县委书记或县长前来参加会议)、农牧(农业)局长、经管站长,东乡县、宕昌县和通渭县各10个乡镇党委书记,省农牧厅58个贫困县包抓督导工作队队长,共33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编辑:庞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