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乡村能人抱团带领群众致富
初冬的武都区池坝乡孟家庄村,处处都是采挖中药材的场景。近年来,孟家庄村农户种植马铃薯、蚕豆、中药材的数量逐年增加,现全村种植中药材面积1002亩,其中贫困户种植250亩,贫困户户均2亩,同时全村劳务输出贫困户125人……这些变化,来自于村里能人发挥了重要的“领头雁”作用。
59岁的孟家庄村村民郭石代成觉得,日子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好过”: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山东就业,自己和老伴除务作自家的中药材外,还常年在村里的楷军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工人领工资。
“每年仅在采挖、加工中药材高峰期的两三个月,我俩在合作社就能挣到近两万元。”郭石代成乐滋滋地算了一笔账,除了务工外,自家也种了十亩左右的当归、党参等中药材,去年卖了6万元。
孟家庄村耕地均为山地和半山地,气候高寒阴湿,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其优越的土壤气候条件特别适宜于当归、党参、大黄等中药材的生长发育。
然而,多年来,该村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层次低,营销体系不健全,全村899名村民守着“中药材宝库”却不见收益,仅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增收渠道十分狭窄。7年前,全村贫困发生率近56%。
变化来自于各项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这里不仅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当地中药材、蚕豆等特色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
这其中,返乡能人发挥了重要的“领头雁”作用,像郭石代成一样的很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他们的带领下,规范化种植中药材、蚕豆,并在合作社务工,几年间便摘掉了“穷帽子”。
在孟家庄村,说起中药材,石楷军便是村里的名人。仅仅几年时间,他就从单打独斗的“种药大户”摇身一变,成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村干部。
2014年,颇有“头脑”的石楷军看到中药材行情不错,便萌生了规模种植的想法,在外做钢筋工的他回乡发展,除了自家的十多亩地外,还租种了50亩地种植当归、党参等中药材。
但事实上,石楷军的药材路并不顺利。“第一年由于行情等因素,不仅没赚钱反而赔了本,后面几年收益也不可观。”通过研究市场、观察行情,他意识到,原产品在市场并不占优势,而经过粗加工的中药材切片、饮片反而很受大城市客户的欢迎,价格也能翻番。
2016年,石楷军带领村民成立了楷军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药材,不仅示范带动周边村民积极参与种植和经营,还通过中药材粗加工,增加其附加值,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而这也同时满足了周边村组劳动力季节性就近务工的需求。
“2017年收购了30多吨,毛收入达到40多万。”几经波折,石楷军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药大户”,也带动了贫困户致富,去年被推选为村里的副主任。
采访当日,笔者在合作社加工厂房看到,经过挑拣、去泥、串连后的一串串党参整整齐齐地放在地上晾晒,“这些工序看似简单,但却是慢活,有些药材还需要反复揉搓,所以采挖高峰期用工需求很大。”石楷军介绍。
“还有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进入封冻期,这些天每天白天都有十几个工人在地里采挖,一天能挣到一百元。而在晚上就来干挑拣、捆绑等活,计件领工资。”石楷军介绍,用工期最大最多的时候要三四十人。
与石楷军一样,带领贫困户致富的还有村支书郭永红,他在开工程车拉水泥的过程中寻觅到了蚕豆贩卖的商机。“池坝当地正好适宜蚕豆种植,也可与中药材进行土地倒茬,所以就思谋着发展起来了。”郭永红回忆道。
“第一次收购蚕豆是2015年,我当时收了500多吨蚕豆,但刚收购下的时候行情并不好,于是我就压了下货。”通过对市场的不断观察,郭永红选择了适合的时机进行销售,销售额达到40多万元,这也为他捞到了“第一桶金”。
如今,郭永红的蚕豆生意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户,主要销往四川、临夏等地,用作豆瓣酱的原料。依靠自己的勤劳,他在城里买了房子,家里也添置了大小车辆,也由于村民的信任,去年12月份当选为村支书、主任。
近年来,孟家庄村农户致富渠道不断拓宽,发展前景一片看好。池坝乡党委副书记张辉介绍,下一步将继续鼓励“领头雁”“抱团”带领群众进行规范化种植、加工、销售,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让更多的村民鼓起“钱袋子”。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