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厅局信息

华池县立足地域资源禀赋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2019年07月14日 《产业扶贫简报》

中药材产业既是华池的传统产业,也是新兴产业,更是优势产业。近年,华池县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重大机遇,立足县域土地资源充裕、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中药材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科学规划,强化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推进中药材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的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

得天独厚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华池县属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是我国西北优质的中药材产区之一,年平均气温7.8℃,年日照总时数2244小时,≥10℃有效积温2887℃,年降雨量380~510mm,四季分明,日照充沛,昼夜温差大,山地、坡地土层深厚,东西部水、热、气象因素差别较大,生物多样性明显,土地面积广阔且土质良好,适合中药材生长。据《华池县志》记载,本县出产中药材约571种,其中植物药材528种,尤其是东部子午岭林区盛产中药材,被誉为“陇东天然中药库”。甘农大陈垣教授认为“华池当地生产的黄芪、黄芩品质优于中部地区的陇西、渭源”,甘农大中药材首席专家晋小军教授认为“华池当地的柴胡、野菊花品质最优,野生甘草是纯正的药典珍品乌拉儿甘草”。作为“岐黄故里”重要的中药材产地,华池县自古就有种植、使用中药材的历史,民间早有房前屋后、屋头地畔种植红花、秦艽、艾叶、薄荷等中药材的传统。

近年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域实际,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扶持产业和县级领导包抓项目。一是成立了由县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的行政领导小组,农牧、发改、财政、扶贫等14个县直相关部门分片包抓,15个乡镇承担实施,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实行“季度督查、半年总结、全年考核”。二是为推动产业扶贫工作落地生效,结合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将中药材产业列入“十三五规划”,印发了《华池县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制定了《2019年10万亩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并将任务面积落实到乡到村到地块。三是参照全省产业扶贫三年行动方案,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华池县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扶持工作的意见》,出台相关奖补政策,扶持产业规模发展。四是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与黄河、人寿财险公司签订协议,将黄芪纳入县级中药材保险品种范围,为进一步确保中药材收益保驾护航。五是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扶贫产业发布会,推进“户入社、社入企”,把所有贫困户都纳入合作社或企业,统一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形成了“小规模种植、大产业经营”的模式。

技术研究与经营模式创新

近年来,华池县每年以30种的规模逐年引进60多种中药材,开展生产适应性鉴定及栽培模式、地膜覆盖、直播与育苗移栽、密度、施肥等生产试验和优势种生产示范。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适宜华池县种植的黄芪、黄芩、金银花等中药材,并通过技术创新集成,形成了中药材育苗移栽、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垄沟平栽、种子生产等一系列实用技术,确定了适宜华池县区域生产的中药材种类。党参、丹参、黄芪、红芪等适宜川区种植;甘草、金银花可作为山区特色产业或退耕还林还草选项作物;天麻人工种植也取得了成功;甘草、黄芪等改垂直、斜栽为平栽,有效降低了中药材采收环节的劳动力投入和采收损失。总结提出了《黄芪无害化生产技术规范》、《黄芩无害化生产技术规范》及《甘草无害化生产技术规范》,自选实施的《优势中药材种类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获庆阳市2016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创新完成的《黄芪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基地建设》项目,通过专家组田间测试,年亩纯收益2000~3000多元,是玉米、大豆、小杂粮等传统产业的1~3倍。

在此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启动民资等途径,以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种植大户、贫困户为主体,采取农户参股、订单生产、合作经营等方式,使分散的小型生产经营户有效联结起来,形成利益联合体,实现了中药材生产、加工、经营由分散、粗放向集约化、规模化的转变。全县建立涉及中药材种植的合作社112个(其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39个,涉及中药材种植的“村社合一”合作社73个),经营规模1.327万亩。培育形成了1个万亩(五蛟镇)、1个5000亩(怀安乡)乡镇和11个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村(怀安乡怀安、杨坪村,五蛟镇刘家湾、五蛟村,林镇乡张岔、范台村,南梁镇荔园堡村,白马乡东掌村,柔远镇田庄村,乔川乡铁角城村、山庄乡雷圪崂村)。探索创新形成了“林镇双塔中药材种植能人带动+贫困户参股共同经营”,“俊益中药材合作社培训、供应种苗+贫困户提供土地、承包田间作业+合作社订单回收”,“跃荣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农户订单生产”等经营模式,为华池县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积累了经验。

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创建

为进一步提升中药材质量品质,华池县按照建基地、稳面积、严标准、增效益的工作思路,通过企业引领、合作社牵头、乡镇组织、农户生产的产业发展机制,招引陕西盘龙(上市公司)、北京银旺、北京天士仁3家企业落户华池,投资3亿元在华池县建立药源基地和中药材加工厂,其中:盘龙药业1.7亿元、北京银旺1亿元、北京天士仁与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合资3000万元(其中恒烽出资1800万元控股)。并在兰洽会上,与广药集团签订“扶贫车间”中药材产业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中药材产业在精准扶贫、助农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18年,以华池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甘肃盘龙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分别在五蛟镇刘家湾村、怀安乡怀安村建立中药材新技术创新示范与标准化示范园各1处,辐射带动元城、乔川、林镇等5乡镇9村建设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1.909万亩,带动全县完成中药材栽植5.03万亩(其中经企业、乡镇联合验收,种植规模达5亩以上的3.64万亩)。除种苗及部分多年生药材外,总产2.868万吨。

在技术、经营创新的同时,华池县把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立足华池县气候和绿色资源区位优势,突出挖掘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尤其是子午岭林缘区道地中药材价值。邀请省农科院、甘农大、陇东学院专家教授实地调查考察,进行中药材产业发展论证,制定了“挖掘抚育华池野生甘草、菊花、刺五加等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黄芪、柴胡等优质、紧俏药材,订单种植丹参、香菊等特需药材,示范种植金银花、连翘、桔梗等药食同源、观赏性强的多功能药材,走道地品牌产加销综合、市场化运作”的大产业发展路子,着力打造华池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中药材品牌。

政府扶持引导与市场化运作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中药材产业体系,依托县内中药材企业,采取“政府扶持、农技部门指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先后争取实施了《元城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建设》、《华池县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异地搬迁贷款贴息项目》等产业扶持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落实奖补扶持资金700多万元,支持建办了五蛟恒烽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怀安盘龙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等中药材园区,重点从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加工贮运等环节进行扶持,带动社会资本向中药材产业投入,有效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

同时,加大政府扶持引导,一是召开了“华池县中药材产业扶贫发布会及论坛”,聘请甘农大、省农科院、省市经作站中药材专家担任华池县中药材产业技术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的信息和技术优势,对华池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重要决策进行研判,对产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二是委托省农科院正在编写《华池县优质中药材基地建设》可研报告,为今后项目申报奠定基础。三是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将恒烽公司中药材科研基地确定为“甘农大教学实习点”,通过校企合作、校地联合,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四是与陕西天士力药业、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合作,在华池县实地采集土壤样品7个,药源样品39个,经化验显示:华池县土壤样品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均未超标,适合中药材生产条件;黄芪、黄芩、甘草、柴胡等药材主要成分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规定值。

2019年,全县计划完成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10万亩,其中贫困户种植2万亩。一是在全县建成优质种苗生产基地7000亩,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在药材优势产区建办标准化各具特色的优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二是在新南公路山庄乡山庄村-林镇乡范台村区段,建立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5000亩,其中种苗基地1000亩。山庄村车砭组优质中药材核心试验区引进不少于30种的中药材进行适应性鉴定,进行10种以上大宗适生药材集中示范,建设3-5个特色鲜明的中药材观赏小区,配套建设中药材交易大厅、陇东农特产品商务平台及LED显示屏,探索农旅结合中药材养生观光模式。三是在五蛟刘家湾建办中药材千亩示范园1处,突出中药材适应性鉴定、野生中药材抚育驯化、新品种筛选、高效优质技术创新等。四是建成恒烽、盘龙两家中药材加工厂并投产。(华池县农业农村局、华池县产业扶贫包抓工作队  供稿)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