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行业信息 处站动态 农牧推广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企业之窗 农资购销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三农资讯 >> 浏览文章

陇中粮仓崛起之路

2022年03月17日 甘肃经济日报 庄俊康 字体:

刊发时间:2017-09-21

近年来,随着旱作农业集成技术的推广,过去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的甘肃中部旱作区,如今已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先进县,变成了粮食主产区。

由于我省降水期集中,面对气候由干旱向半湿润转变,我省将继续压缩低产易旱夏杂粮种植面积,稳步扩大高产玉米、马铃薯等秋粮的种植面积。随着我省调整种植结构,把河西打造成经济作物主产区的同时,中东部大粮仓也迅速崛起……

河西商品粮基地的蜕变

河西走廊曾获全国十二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尤其是“带田”的出现,粮食种植一季变两季,奠定了河西粮仓的基石。

临泽县农技中心主任王舜奇介绍说,农民种地的时候一行小麦,一行玉米,看起来像一条条带子一样,被老百姓称为“带田”。

“带田”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水土资源,一亩地里小麦和玉米的产量相加能够达到1000公斤,被称为“吨粮田”。 1988年,临泽县以亩产617公斤粮食而获得“全国一熟制地区粮食单产冠军县”。

回忆起这段光辉历史,临泽县平川镇三一村农民张大文自豪地说,他家虽然只有5亩耕地,但小麦套种玉米,每年产粮在5000公斤以上,家里的粮食吃不完。

“吨粮田”的出现,让河西粮食产量猛增,曾以30%的耕地提供了全省70%的商品粮。张掖更以5%的耕地提供了全省35%的商品粮,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让河西人引以为豪的“吨粮田”种植模式是以高耗水为代价来生产粮食的,一亩地一年要浇十次水,亩耗水接近1000立方米。

在河西地区,由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挤占了生态用水,导致三大流域生态恶化,一场围绕以节水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也展开了。张掖市选择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率先向耗水量较大的“吨粮田”开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压缩高耗水、低效益作物,促进用水结构和农业供给侧的改革。

今年春季,记者随同“陇原春耕在行动”媒体采访团前往河西看到,昔日金灿灿的麦浪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制种玉米和一座座白色的温室蔬菜大棚。

走进张掖市甘州区春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分拣基地,几十名拣菜工人将大棚里采摘的娃娃菜层层剥皮,只留一个拳头大的菜心,经冷藏后供应南方市场。

该合作社负责人高龙介绍,发展温室蔬菜不仅更节水,效益也高。今年娃娃菜一棵1.5元,亩收入7000多元,赶上了一波好行情。

目前,张掖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近70万亩,计划到2020年面积达到100万亩,力争把该市建成全国一流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西北内陆蔬菜出口创汇基地。

武威市围绕以水定结构、以水定产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确立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成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民勤县苏武乡橙槽村村民吴新荣家原来有20亩地,关井压田后只剩下8亩多。吴新荣说,每亩地只配水200立方,传统的小麦等耗水作物种植行不通了。

当地政府通过考察提出了发展葡萄产业的思路。去年吴新荣8亩葡萄收入3万多元,更重要的是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亩节水一半以上,这也是在河西难见小麦种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武威已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优质设施蔬菜、肉类生产基地和农业部北方大中城市冬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解决甘肃吃粮问题是建立在河西商品粮基地和陇东粮仓上的。现在河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比种粮的比较效益高,加上水资源的制约,再恢复到种粮上可能性不大,陇东粮仓同样也在发展蔬菜果品产业,在这种情况下,确保粮食安全,要在保护好河西走廊等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粮食生产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中东部旱作农业区。

粮食主产区向中东部转移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走进我省中部地区,由于这两年的降雨增多,昔日的荒山秃岭上绿色植被覆盖,田野里是生长正旺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把大地染成了一幅绿色的油画。

香泉镇陈家屲村里,连片种植的马铃薯花开赛牡丹。安定区农技中心副主任冉平介绍说,这里属于山旱地,平常露地马铃薯亩产3000来斤,自从国家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在这里实施以来,采用地膜加膜下滴灌技术,旱地变成了水浇地,亩产达到了8000斤,产量翻了近两倍。

另一方面,安定区推广的黑膜种植马铃薯平均亩产1521公斤,比露地平均亩增产681公斤,增幅达81%以上,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安定区马铃薯因春旱严重导致下种困难、出苗不全或青头薯多等问题,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提升了品质,取得了全面成功。

经过多年的发展,2016年定西马铃薯年种植面积300万亩以上,居全国第二位,马铃薯总产量500万吨以上,总产值148亿元,跻身于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

继马铃薯产业之后,玉米种植也成为中部干旱地区的又一大产业。在安定区宁远镇薛川村,村支部书记董智粱带领两个帮扶贫困户,种植的马铃薯、玉米以及杂粮的旱作农业面积达到了200亩。

董智粱说,以前大田种植庄稼,广种薄收,打的粮食还不够吃,种地没有信心,好多人外出打工,现在依靠地膜技术亩产提高了很多,种地的收益不比外出打工差。

近年来,该区全力推广以全膜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面积由2007年的不足2万亩扩大到今年的126万亩。在高产创建中,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901.8公斤,在全国旱作区玉米种植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动下, 2012年安定区粮食总产首次迈上10亿斤新台阶,总产量为51万吨。 2011年,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获得了建国以来安定区在粮食生产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荒什么也不能荒庄稼,种什么也不能不种粮食”。在通渭,从大饥荒中走出来的人们对这一认识深入骨髓。“以前主要以种小麦为主,广种薄收,亩产只有两三百斤,遇上大旱,连籽种都收不回来,而种玉米棒子只有一拃长,产量更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通渭县襄南乡东坪村农民孙爱红一家3口人的生活基本上靠外出打工的收入支撑着。

2007年他在自家承包地里试种了几亩全膜玉米,长势良好,喜获丰收,其保墒增产的稳定性在2007年的旱灾和2008年的雹灾中得到了验证,这个“旱不跨,打不倒”的“铁杆”庄稼使他的心里萌发了扩大种植面积的念头。

如今,孙爱红成立了通渭县爱红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周边农民的土地1000多亩,专门从事玉米等农作物规模化种植,赶上风调雨顺的一年,产粮100万斤以上。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

通渭县农技中心主任王旭军认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成功推广,使该县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为主的粮食作物产量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46万吨,实现“九连增”。2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1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厚重的会宁县农业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人与自然奋力抗争的血泪史。多少年来,勤劳朴实的会宁人民在这块广袤的田野上与大自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

2010年,会宁县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抗旱增收的“一号工程”,提出要发展100万亩。当年这项技术的推广面积在会宁县突破了100万亩以上。如今,会宁县每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连续4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奖励,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成为名副其实的产粮大县。

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等主推旱作农业技术已在全省50个县(区)大面积推广,受益农户达到164万户。其中,环县、会宁、通渭、安定、镇原5个县(区)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

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评价说,这些过去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的严重干旱区,如今已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先进县,旱作农业区已经成为甘肃商品粮基地和粮食主产区。

粮食从调入到调出的转变

钟家岔村位于会宁县甘沟驿镇东北部4公里处,属典型的旱山塬区贫困村,年降雨量400多毫米,蒸发量在2000多毫米,土地贫瘠,庄稼成活率低。

“年年种小麦,年年不见有收成。”钟家岔村村民史治军回忆说,1991年年景最好,70多亩地收了5000多斤小麦。2011年种了10亩小麦,只收了300斤小麦。这曾是我省干旱山区粮食生产的一个缩影。

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过去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长期以来低而不稳,单产水平低,小麦亩产量在100公斤左右徘徊,人均占有量少,年际间波动大,严重影响着甘肃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我省从2004年开始,粮食产量连续保持在800万吨,一直稳步地在上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成功总结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模式,开辟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新途径。

杨祁峰评价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覆盖抑蒸、地膜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把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到80%,改善了原来不能种植玉米的部分山旱地的水分和地温条件,把玉米种植区域扩大到年降雨量250毫米区域。

实践证明,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玉米平均亩产接近500公斤,最高可达900公斤,增产35%以上。种植马铃薯可增产30%以上。旱作农业长期以来是“风险”农业,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给旱作农业上了“保险”,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让广大农户从中真正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由2006年的1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500万亩,年均生产粮食在800万吨以上。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省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侧)播技术面积达到6742万亩,累计生产粮食3837万吨。截至2016年底,全省粮食生产连续13年获得丰收,连续10年增产,创历史新高。

特别是从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起,连续5年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先后跨越了1000万吨、1100万吨两个大台阶,“十二五”末达到了1171万吨,人均占有粮食达到452公斤,与全国人均占有水平基本持平。

省农牧厅种植业处处长李福自豪地说,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并连续五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其中旱作农业贡献率达到70%以上,旱作农业占全省35%的粮食播种面积,生产了占全省70%的粮食,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从390公斤增加到430公斤以上,与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基本持平,实现了全省粮食生产由总量基本平衡到有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一个根本性变化和历史性成就,也是全省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小麦增产也找到了突破口

走进景泰县永泰村,这里有名的和尚头小麦刚刚收割完。

景泰县一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翟正娇说,这里小麦产量很低,即使遇到雨水多的一年,亩产也就300来斤。

由于干旱少雨,旱地小麦常年平均亩产仅160公斤左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种植效益低而不稳。

我省属北方冬春麦混种区,小麦是第二大粮食作物,也是群众的主要口粮,在全省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马铃薯、玉米等特色优势作物,南部条锈病核心越夏区减少小麦面积,河西和沿黄灌溉区逐年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再加上小麦种植效益较低,全省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小麦播种面积已由1985年的2229万亩下降到2014年的1184万亩,29年内下降了1045万亩,导致省内小麦产不足需,每年全省小麦需求量约450万吨,而生产量仅250万吨左右,缺口近200万吨,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历史上,我省的粮食种植主要以小麦等夏粮作物为主,但是受制于水资源的短缺,产量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上。为此,科研技术人员积极针对小麦生产采用地膜抗旱技术的研究,希望能依靠技术支撑推动小麦等夏粮作物生产水平有一个较高的提升,但是成效并不明显。

当时种植的地膜小麦,要在膜上打孔,小麦需从孔里长出,遇到刮风就容易造成麦苗与孔洞错位,导致苗情差,成为该技术难以逾越的一条鸿沟。这一技术的最终破解却是甘谷农民无意中的一锨土。

甘谷县农业局总工程师李福来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颇有几分得意。

李工程师说,地膜小麦技术的推广一直在甘谷就没有停过,为了解决麦苗与孔洞之间的错位,他们做了好多尝试,用土在麦苗周围进行固定,这样错位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更加费工费时了。

为此,李福来和村民们为了省事,索性在地膜上用铁锹撒一层土,不仅把地膜固定住了,也省工省时。

地膜小麦技术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探索,“一锨土”将制约这一技术的瓶颈打破,终于获得了成功,后来被农业部专家称为“甘谷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2001年开始,甘谷在该县部分山区进一步试验验证该技术的增产效果和降本增效作用,到2006年示范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能有效解决常规地膜覆盖技术播种穴与幼苗错位、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弥补不足,集雨保墒效果明显,增产显著。

2010年,大石乡河南村村民王效明家种了10亩小麦,其中8亩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种植,有2亩没有铺膜,收割打碾后一对比发现差别很大,铺膜的亩产在200公斤左右,而没有铺膜的只有75公斤,加上地膜玉米种植,2011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5000公斤,是他家打粮最多的一年。

在王效明家的粮库里,他指着两个粮仓说:“都装满了粮食,一家人几年都吃不完。”

为促进小麦生产发展,确保口粮绝对安全,2014年农业部近期召开了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发展座谈会。会后,甘肃省农牧厅专门出台了抓好小麦生产的通知。

李福介绍说,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小麦生产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促进小麦生产稳定发展。

业内人分析说,甘肃中部地区农业通过30多年发展,已经结束了靠吃救济粮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看,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有四大优势,首先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大,这是发展粮食生产的一种基本优势;其次是这些旱作区因多种因素制约,粮食种植的比较优势明显,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其他作物来替代;三是农民对种粮的感情非常深,生产粮食的技术和经验也很成熟;四是随着“雨带北移”更加有利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

启示与思考

旱作农业引发三大转变

实践证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改写了旱作山区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结束了被动抗旱的局面,正在引发着旱作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

长期以来,通渭县的农业生产以传统的、低效的冬小麦种植为主,一般年景因干旱减产15%-20%,亩收益不到200元;干旱年份东南部减产50%-80%甚至绝收、西北部减产30%左右。据测产,近几年全膜玉米平均亩产630公斤左右,1亩全膜玉米的收成相当于5亩左右小麦的收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省旱作区粮食亩收入从原来的不到200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元。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我省旱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部分中,有60%来源于旱作农业效益增加。

多年来,旱作农业区农民一直围绕吃饭谋划生产,没有突破“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下蛋换油盐”和广种薄收、粗放耕作的传统生产模式。另一方面,旱作区降雨主要集中在秋季,且时空分布不均,具有与夏粮作物生长错位的特征,各地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压夏扩秋,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玉米等特色优势产业,力求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相吻合,着力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优化了种植业结构,而且旱作农业的大面积种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农业生产开始由靠天吃饭向可控农业转变、由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引发的变化,已经突破了“种”的范畴。围绕全膜玉米的大面积种植,通渭县扶持兴办了农膜生产、玉米淀粉加工和饲草加工企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新建养殖场13个、养殖小区5个,新增基础母牛2.9万头,牛存栏达到5.8万头,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安定区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大力推广青贮氨化技术,带动该区畜禽饲养量达到540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达到8.2亿元,形成了农牧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农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编辑:韩文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