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高点爬坡创历史新高
——探寻我省粮食生产“十一连丰”奥秘
刊发时间:2015年1月13日
201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263万亩,建成粮油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80个,粮食总产达到1158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为新常态下全省经济社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日,记者深入我省中东部地区,探索粮食“十一连丰”的奥秘。
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
隆冬时节,行走在我省中东部地区,可以看到农家小院的房前屋后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成为山村冬季一道靓丽的风景。
“去年是个丰收年,玉米和马铃薯产量都很高”。安定区香泉镇马莲村五社社长李军正在院子里晾晒玉米,他告诉记者,2014年他种了20亩玉米,亩产1200斤,总产达到了2.5万斤,是历年以来打粮最多的一年。产粮多了,李军开始发展家庭养殖,4头牛20只羊,2014年全家种植和养殖收入达3万多元。
2014年我省夏粮中冬春小麦关键生长期降水较多,土壤墒情适宜,无大的气象灾害,保证了夏粮丰收。秋粮中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生长前期光温水匹配较好,降水及时,虽然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我省陇东南出现伏秋干旱以及局部地方冰雹灾害等,对秋粮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但河西、沿黄和高寒阴湿区大部分秋粮长势良好。
省农牧厅种植业处处长李福分析说,2014年我省粮食再获丰收,是在“十连丰”的基础上高点爬坡,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种植面积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据统计部门发布的公告,2014年我省粮食种植面积4263万亩,比上年减少24万亩;单产271公斤,比上年增加6公斤;总产1158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当年我省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实现了连续十一年保持在80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不仅确保了全省粮食安全,更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富民兴陇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集成技术创新是关键
我省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类型多样,全国8个生态类型中,甘肃占了6个,生态多样性是导致粮食生产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回顾我省粮食生产,从2004年的800万吨到2014年的1158万吨,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
1983年,我省粮食生产突破500万吨,正值改革开放时期,劳动生产力的解放和生产关系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从1983年到1993年我省粮食生产突破了700万吨,十年时间迈上了两个台阶,这是历史的大跨越。从1993年达到700万吨到2004年突破800万吨,用了十一年时间。从800万吨到906万吨用了五年时间。
从2009年到2011年,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实现了1000万吨,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如今,我省粮食生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我省粮食生产近年来突飞猛进,与集成技术创新、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是分不开的。
2003年我省成功总结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模式,开辟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新途径。调查显示,该技术推广面积由2007年的49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1528万亩,八年累计推广730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超过600万吨,为全省粮食生产“十一连丰”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外,我省在小麦上选用抗旱、抗病、抗倒伏、穗大粒多的优质品种;玉米选用抗旱、耐密、中晚熟、高产优质品种。积极推广高产创建项目,2014年设256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创建面积达到384万亩。同时,开展了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活动,凉州区玉米攻关田最高亩产1285公斤,创造了我省玉米高产纪录,安定区马铃薯攻关田鲜薯最高亩产达到4560公斤,这些技术的推广成为了粮食增产的基石。
36亿补贴支持粮食生产
“现在种地不仅国家给补贴,种植地膜玉米还给我们补地膜。” 李军说,玉米种植用的地膜大部分由政府买单,所以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比较高。
据了解,为了在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省财政多方筹措资金,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资金投入由2007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4.2亿元,八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8亿元,市州及县区配套近15亿元,这些资金绝大部分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地膜和覆膜机具,直接补贴给种植农户,减轻了农民的投入压力,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促进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
2014年,中央下达我省“四补贴”资金36亿元,其中,良种补贴资金3.27亿元。同时,对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达到2.45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4.2亿元,市县配套2.7亿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28万亩,超任务28万亩。安排马铃薯产业发展资金1.12亿多元,推广脱毒种薯937万亩。省财政安排1亿元,推广高效农田节水面积1016万亩,还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工作,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农业抗灾减灾等等,这些惠农政策持续加力,切实调动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编辑:韩文萍